2月13日,记者从沈阳市卫生健康委获悉,沈阳市围绕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探索创新改革举措,率先在东北地区探索并实践“互联网+护理服务”新模式——“盛情护理”。通过扩大护理服务供给,促进互联网护理服务安全、规范、科学、健康发展,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不断提升。
目前,197家医疗机构入驻“盛情护理”,汇聚3000余名专业护理人员。
创新服务模式
满足群众多元化护理服务需求
据沈阳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盛情护理”是全市统一上门护理服务平台,也是沈阳云医院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盛情护理”为全市居民提供居家护理服务与护理指导服务,平台共计159个功能项,通过用户端、服务端和管理端3个服务端口实现护士上门服务流程。用户端是患者进行服务申请、服务追踪与评价等服务的入口;服务端是护士移动工作管理站,可进行服务接单与服务过程记录,并通过服务定位、全程录音、保险工单等功能保障护士与服务安全;管理端是通过图表的方式从各个角度分析区域或机构的整体服务运营情况,并完成服务全流程管理等工作。
该平台作为东北三省首个由政府主导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区域服务试点,采用“机构拎包入驻”模式,成功吸引了省属、市属、区属共计197家医疗机构入驻,汇聚3000余名专业护理人员,实现了服务供给的广泛覆盖与高效整合。
强化区域联动
推动优质护理服务走进千家万户
据介绍,沈阳市在“盛情护理”平台构建过程中,创新性地引入了“省-市-区-基层”四级联动机制,将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紧密联结,形成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的护理服务体系。省级医院作为龙头,为全市提供试点经验和专业指导;市级医院发挥专科优势,提供专科护理服务;区级医院承上启下,服务市级医院下沉患者;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则结合家庭医生服务内容,为社区居民提供基础性护理服务。这一机制有效促进了护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确保了服务的全面覆盖与精准对接。
“盛情护理”作为沈阳市“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统一入口,已覆盖沈阳市13个区、县(市)。截至目前,“盛情护理”共计开展上门护理服务患者2364人。对出院患者,建立出院宣教单护理直通通道,可匹配出院患者周边10公里内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全部医疗机构。
加强行业监管
提高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
为确保“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规范开展与质量安全,沈阳市建立了严格事前准入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机制。一方面,着力强化护士的依法执业意识,采取统一培训、统一考核以及持证上岗等举措,提升护士的专业素养与服务能力。截至目前,已开展线上线下培训80余次,考核通过后颁发《“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证》,实现持证上岗;另一方面,坚持“线上线下同质管理”的原则,对服务资质、服务范围、服务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管,确保服务质量的稳步提升。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要先向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在完成备案后,方可实施。同时,通过服务对象身份认证、服务人员定位追踪、医疗废物处理跟踪、服务行为全程留痕追溯、购买保险、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保护等措施,有效保障了服务过程安全。
沈阳市在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与手段。该平台提供了包括上门护理服务、护理咨询服务在内的6大类46项服务项目。患者只需在平台一个入口预约,即可享受任何一家、任何专业领域护士提供的多元化上门护理服务。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樊华